冷飞白

【省拟相关】北客(1)

出场和没出场人物:

乞颜拔都——大萌古兀鲁思,本出漠北乞颜部

乞颜伯岳(巴雅尔)——忽必烈兀鲁思,本出大元,今称内萌

乞颜完者——窝阔台兀鲁思,已去世

王耀——你懂的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至大二年夏[1],开平。

乞颜拔都跟在引路的侍从身后,匆匆走出行宫大门。


滦京[2]城外刚下过一场透雨,蟠龙冈上青翠欲滴。

石板步道积了层水,倒影里映出他从头到脚一身御赐的新衣:

白藤笠子帽,腰线白衲袄,做工精美的羚羊皮束带涂满金粉,皂靴是柔软的驼皮,靴帮两侧绣着银丝,闪闪发亮。


大汗待他向来慷慨。

无论是领兵朔方的昔年,还是挥师南下之后的此际,对于辅佐自己荣登大宝的这位第一功臣,现任帝国之主几乎有求必应。

而最能体现出这份诚意的,则莫过于新帝登基当年,对漠北本部实施的大规模赈灾:

发自漠南的驼队络绎不绝驶过荒凉原野,仿佛从天宇尽头奔涌而至的另一条河流,将中书省委派的能臣干吏、救济难民的布帛牛羊、以及指导春耕的屯垦和水利诸司……从富庶的汉地一一运往斡耳寒河[3]畔,看呆了沿途的男女老少。

随同捎到的还有一封私信,来自他素未谋面的幼弟。


信纸是上好的澄心笺,干透的墨迹带着冰片香味,纸间还夹了几片芍药花瓣。

那个叫做巴雅尔的孩子似乎热衷于侍弄花草,倾诉思念之余仍不忘提及自己正随一位先生学习栽培名种牡丹,准备作为礼物进献兄长。

而他所说的“先生”显然来自更为遥远的南方,被铁蹄征服的南家思[4]学者温文尔雅,趁着两代君王忙于应付政敌,轻易就教会了一个萌古男儿在家书里写下满纸方块文字。


“这是……薛禅汗[5]下旨颁行的萌古新字,”匆匆赶到的通事点头哈腰,小心翼翼觑着他的脸色,“说来惭愧,和林[6]城里学过此文的实在不多。早些年兵荒马乱,手下人一时懈怠,竟未能留意此事……”


拔都没有怪他。

几十年不曾南下觐见,他对某位“圣德神功文武皇帝”[7]的态度早已人尽皆知。


自从马儿年[8]的攻宋之役随着君主病逝草草收场,开疆拓土便被忙于争夺继承权的宗室们忘到了九霄云外;而蒙哥汗的死亡又像一个火星,彻底引爆了窝阔台家族与拖雷家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宿怨。

忽必烈定都开平,背弃宗法[9]自立为帝;

阿里布哥不落人后,同样召集了一批亲信宣布登基;

兄弟两人沿着黄河两岸打得风烟滚滚,你骂我数典忘祖,我骂你不忠不孝;

被流放西域的太子海都[10]也不甘寂寞,招兵买马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。


成吉思汗的不肖子孙们大打出手,旷日持久的帝位之争很快将作为皇族旁支的东道诸王也纷纷卷入[11],北至海拉尔河,东逾哈剌温山[12],黄金家族各竖大旗,绵延的战火从阔连海子[13]直烧到鸭绿江畔。


开平府的“薛禅汗”击败了所有对手,频传的捷报却始终无法消解从立国之初便埋下的隐患——或许是因为人心未稳,他那座富甲天下的上都城迟迟未能如愿迎来“天命之子”的降生;而大漠以西迅速增加的贵胄们,却每一个都在渴求更多的领地和财富。


术赤因•兀鲁思[14]。

察合台•兀鲁思。

窝阔台•兀鲁思。


那是西道诸邦[15]中最为强盛的三个宗藩,也是大萌古汗国无可替代的血亲。就像一根藤上结出的果实,他们本该成为彼此的依靠。

而他们也确曾团结一致,联兵东征讨伐僭君[16]。

谁又能料到会是那般收场。


噩耗来得太过突然,就像同时蜂拥而至的百万流民[17],教人措手不及。

他丢开手头一切事务,快马加鞭赶往日落的方向。

“完者!”他呼喊着弟弟的名字,在人群中奋力搜寻那张熟悉的脸庞。

却怎奈为时已晚。


因业而生者,业尽则亡。

类似的场景他见过太多,其中不少更是他亲手所为。

他本以为自己再不会对此大惊小怪,就像他本以为成吉思汗的葬礼会是他最后一次流泪。


二十年光阴并不算漫长,他还记得那个欠缺礼数的混小子怎样在和林城外追着他跑[18],马蹄声哒哒哒哒响彻了荒野。

海都到底没能教会那孩子沉住气。

他们都高估了自己。


大萌古汗国不畏激战,不怕挑衅,无惧一切恶意非难。

他降服过草原上最暴烈的儿马,击破过天底下最顽固的城池,众多强敌在他面前黯然陨落,而勇士们高举旌旗纵横驰骋,将他的荣光传遍大地。

如今他的血亲死去,他却彷徨失措,徒然痛哭如女子,甚至无力拿起武器为其复仇,擒来凶手亲自斩杀。

——只因凶手正是他的另一位血亲。


世界广大,河水众多。汝等自可列土封疆,分别镇守[19]。

面对诸子纷争,他的首任大汗曾留下这样的旨意。


只是英明神武的成吉思汗终究没能告诉他,如果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刀剑说话,又该如何应对此刻的结局?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[1] 至大:元武宗海山年号,至大二年为公元1309年。

[2] 滦京:元代对上都开平的雅称。

[3] 斡耳寒河,即鄂尔浑河,在今蒙古国境内,元代属和林行省。

[4] 南家思,金元之间萌古人对南宋的称呼。

[5] 薛禅汗:元世祖忽必烈的蒙古语尊号,“薛禅”意为“睿智”。

[6] 和林,即哈剌和林,在今蒙古国境内。公元1235年,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于鄂尔浑河上游建哈剌和林城,并定都于此。忽必烈登基后,将政治中心改为自己幕府所在的上都开平,但和林仍是漠北本部的政经中心,后世北元亦一度据此为都。

[7] 圣德神功文武皇帝:元世祖忽必烈的谥号。

[8] 马儿年,指公元1258年(戊午年),该年,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(拖雷之子,元世祖忽必烈之兄)率军亲征四川伐宋,钓鱼城之战随即爆发。蒙古传统以地支记年,故有此称。

[9] 根据成吉思汗颁布的法典《大扎撒》,子孙继位需经忽里勒台大会决定,违者人人得而诛之,忽必烈称帝并未正式通过忽里勒台大会,故有此说。

[10] 海都:窝阔台之孙,窝阔台汗国的建立者。曾在“争位之战”中支持阿里布哥,并于1268年亲自起兵反对忽必烈。据河南鹿邑县太清宫《元海都太子令旨碑》记载,海都曾被蒙哥立为太子(这一点在《元史》里被刻意隐去了)。

[11] 即“乃颜之乱”。东道诸王为成吉思汗诸叔、诸弟的后裔,受封于大漠以东(今东北地区),理论上也可继承帝位,但实际上你懂的。

[12] 哈刺温山:今大兴安岭。

[13] 阔连海子:今呼伦湖。

[14] 兀鲁思:蒙古语“汗国”之意。术赤因•兀鲁思,俗称金帐汗国。

[15] 西道诸邦在大漠以西(今西域及中亚),为成吉思汗诸子受封地。

[16] 1268年的“海都之乱”中,海都曾以帝国合法继承人的名义率领三大宗藩联军,武装讨伐忽必烈。

[17]  1309年,窝阔台汗国末代国王(查八儿,海都之子)介入察合台汗国的王位之争,失败后遭到报复,汗国旋即为察合台汗国所灭,逾两百万难民逃亡漠北。

[18] 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,海都攻打和林,忽必烈亲统大军北上征讨,海都不敌,率部逃遁。到窝阔台汗国灭亡的1309年,正好二十年。

[19] 成吉思汗原话,出自《蒙古秘史》。铁木真称帝后见诸子为储君之位相争,遂有此语。然而他本人与诸叔诸弟(答里台、别勒古台、合撒尔等)亦多不睦,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榜样……


评论

热度(10)